2025年9月26日,中山大学董春雨教授、郭杰副教授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作了题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对干旱的响应研究”和“从人本主义到互构理论:智慧城市研究的前沿谱系与理论反思”的学术报告。董春雨教授的报告就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干旱与骤旱等的时空变化、干旱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和对植被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郭杰副教授从社会-技术互构视角出发,详细介绍了智慧城市转型研究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当前智慧城市发展的新趋势与研究议题。报告后地空实验室与地空学院的师生与两位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董春雨,中山大学“百人计划”教授、博导。德国海德堡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后。主要围绕:AI赋能的天-空-地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卫星遥感-定位观测-数值模型集成应用技术、生态水文遥感算法与数据产品研发、气候变化与极端干旱对植被生态系统的作用机制等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面上等)、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等国家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15项。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研究成果获华盛顿邮报、英国卫报、合众社、国会山报等著名国际媒体采访报道。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德国DAAD博士论文完成奖等荣誉,近三年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担任《Journal of Plant Ecology》、《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冰川冻土》、《热带地理》期刊青年编委,曾受邀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基金会评专家。
郭杰,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博导。德国海德堡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曾担任海德堡大学地理学院研究助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学院访问学者,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现任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青年规划师工作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活化与城市更新专委会/人口资源专委会委员,《热带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政治经济学、智慧城市与数字治理领域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联邦教育与科研部重点合作项目等;成果发表于Urban Studies、Urban Geography、Geoforum、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刊,以及《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等国内权威期刊;获得德国Kurt-Hiehle基金会优秀成果出版资助,Urban Geography ECR Prize(青年学者研究奖)等荣誉。
CopyRight@2018.All Right Reserved.